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网络空间发展亟待国家战略——新华信息化专家解读国家信息化战略(二)

发表时间:2013-03-08 11:31 来源:浙江移动
字号:

    今年两会上,来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奚国华董事长有关“大力推进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有关抓紧制定《国家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战略》建议,在业内外更是引起共鸣。这是在美、俄、英、法、印、日、德、韩等西方发达国家将网络空间部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之后,由我国电信运营商“两会”代表首次将国家网络空间的发展和治理策略提上议程。新华网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信息化联盟常务副主任邓寿鹏,全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请三位专家对此作了专门解读。他们提出,当前我国ICT产业站在又一个新高度上,急需增强顶层设计,包括出台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国家战略,以便更好地推进国家信息化战略落地。

 

    网络安全仍是信息化软肋

 

    三位专家表示,人类正在全面步入信息社会,以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物联网为主体的信息网络成为整个社会赖以运转的基石。信息网络安全状况如何,不仅涉及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同时也涉及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网络质量如何,直接影响老百姓生活工作娱乐健康,决定民生幸福指数。信息技术及网络设施就像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如果不安全,肯定没人敢用。

    邓寿鹏认为,网络安全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它将永远存在,目前还是信息化的软肋。如,信息系统在预测、反应、防范和恢复能力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云计算方兴未艾,企业现在把资源交给云关,恐怕还不能十分放心。

    杨震表示,信息安全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现在的互联网、未来的物联网等。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今后一台电脑或者是一瓶水可能都有传感性。这里涉及到信息采集如何进行、怎么处理、谁有权访问等等问题。他强调,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不安全,那对国家可能会产生的严重后果不可想象。

    姜奇平认为,当前我国网络安全状况十分突出:计算机系统受病毒感染和破坏情况普遍;黑客活跃;信息基础设施面临挑战……因而,制定具有战略眼光的系统治理思路及国家级的高规格应对策略,迫在眉睫。在全国两会期间,奚国华委员以国家级电信运营商“两会”代表身份提出抓紧制定《国家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战略》建议无疑具有深刻现实意义。这是对国家信息化战略的一个促进信号。

 

    制定网络空间战略适逢其时

 

    重视网络空间战略已成全球共识。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调整其网络空间的战略部署。2011年5月,美国发布《网络空间国际战略》。2011年11月,英国政府发布《英国网络安全战略》。在天地之外,虚拟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新的战场空间。美军早在2009年就正式组建网络司令部,并拟将编制人数从现有的900人扩充至4900人,以应对来自国外对手的“网络威胁”。近日俄罗斯也加快了组建网军的步伐,负责网络空间作战的网络司令部有望于2014年初挂牌成立。三位专家提出,对我国未来的网络信息对抗能力应该充满信心,但准备要趁早,抓紧制定《国家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战略》建议的提出适逢其时。

    三位专家非常赞同奚国华委员的具体建议:对我国现有的网络空间安全政策和管理手段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反思,找出优点和弱点、成功和不成功之处,完善形成科学的网络空间治理和安全观。

    在此基础上,三位专家还分别作了补充阐述。杨震强调,信息安全跟技术密切相关,掌握网络信息核心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安全。当前我国大部分电子设备、硬件软件属于非国产,一些核心、高端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那么信息在采集、处理、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隐患。对此,国家要出台相应措施,对我们购买什么产品要有明确规定,如有些地方需要物理的隔绝、电池的屏蔽等等。中国必须在技术上走在世界前列,创造由中国发明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好将来能够占领世界市场的信息安全产品。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到真正的网络安全。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