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年入25亿,数字阅读迎来春天

发表时间:2013-03-08 11:32 来源:浙江移动
字号:

根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到4.2亿,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随着智能大屏手机迅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呈现爆炸式发展,以手机出版为突破口的数字出版迎来了新的机遇,数字付费式阅读正成为潮流所趋。

据了解,2012年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业务收入达到25亿,客户数突破了1亿、日均网页访问量达到5.8亿次,拥有35万册正版图书的大型移动阅读平台,已跃升成为中国数字阅读产业的中坚力量。业内人士称,良好的付费模式、完善的版权保护,再加之中国移动强大的运营能力以及庞大用户基数,正成为推动中国移动手机业务迅猛发展的坚实基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总经理钟天华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助力全民阅读活动。他指出: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催生了文化传播的新业态,推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对于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手机阅读完成无缝覆盖

 

2012年以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进行了积极创新,以云书架为核心,构建无缝阅读产品体系。不仅成立用户体验设计中心,强化产品体验的规划和设计,打造全新阅读体验,还创新第二代电子书融合编排格式,丰富展现形态。2012年,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共推出了2012飞悦版客户端、面向iPhone用户专用的国内首款HTML5阅读客户端,开发了平板电脑安卓系统的新版本客户端,推出了“壹书店”实体书在线购买等产品,实现了支持非移动用户使用手机阅读业务。此外,支持在线听、下载听等功能的手机阅读听书WAP频道更让人耳目一新。

通过三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已成为国内正版内容最多的平台。截止目前,平台图书入库超过35万册,出版图书(除外版书)逾94%覆盖,原创总榜逾99%覆盖。该平台构建了严谨的内容信息安全及版权风险控制体系,成为事实上的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通过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平台数字出版收益进一步被放大,如《我在回忆里等你》一书手机阅读收益达到了实体书的4.5倍。

目前,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已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集团、国家图书馆、中国编辑学会等开展战略合作,正式签约的CP超过200,覆盖出版社超过120家,累计分成收入1000万的CP达25家,累计收入超过100万的作者达46位。

 

手机阅读模式“开放、连通、互动”

 

阅读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终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技术及云存储技术的发展都给手机阅读提供了广阔前景。依托中国移动的影响力和技术优势,手机阅读基地积极与文化产业、政府对接,产业化、市场化推进业务发展。

2012年4月,中国移动与新闻出版总署合作推出了“悦读中国”大型移动互联网读书活动。该活动也是中国移动携手产业各方开展的大型移动互联网读书活动,旨在开启全新的“开放、连通、互动”的手机阅读模式。活动中,有超过千位文化名人和各界精英作为“悦读大使”陆续入驻,通过名人的榜样带动作用,以多种形式的读书分享带动社会大众多读书、读好书。共有曹景行、何炅等170公众名人成为子悦读大使,另有作家类悦读大使2500人,读者型悦读大使近8万人参加了活动,在“悦读中国”系列名家活动中,白岩松、吴晓波等名家的参与,推动活动形成了高潮。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通过多种创新进一步实现“开放、连通、互动”手机阅读模式。

比如为了方便用户阅览,在图书简介页面新增目录预览功能,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该页面显示的章节数量,章节信息后提供“更多”链接,点击该链接直接进入图书目录页;针对广大读者使用手机阅读的需求,开发支持非移动用户使用手机阅读业务功能,可以让其它用户通过WAP页面直接使用话费购买手机阅读书券;为方便用户快速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实体书,在WAP门户综合页面增加展现实体书搜索结果内容,实现电子书和实体书的同时搜索;将壹书店WAP门户与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移动微博连通,手机阅读用户可将图书书名、图书作者、图书封面、图书评论、图书链接等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上,用户分享阅读信息到微博后,其微博好友可通过微博来源“来自手机阅读”字样点击进入手机阅读首页。

 

手机阅读面向企业学习平台

 

手机阅读业务在推动个人领域的同时,也积极向行业阅读领域发展。在国内,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或阅览室,也有自己的报纸和杂志,但存在出现普及面小、传播不够及时、无法管理和统计等问题。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推出的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企业书屋产品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

据悉,企业书屋支持企业自助搭建WAP网站供员工访问。企业书屋实现了手机、PC、平板电脑、移动电子书等终端类型的全面覆盖,并支持企业对书屋的logo、标题、栏目、访问地址等全面便捷配置,充分展现企业自身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除了丰富的出版类商务型书籍可供企业定制阅读外,企业书屋还支持企业自行发布新闻资讯、上传企业自有刊物,以及自由选择图书杂志内容,成为企业内部学习和文化传播的平台。同时企业书屋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内部图书馆建设中买书难、买书贵,技术能力不足以及无法统计员工学习情况的难题。

 

手机阅读发展得到社会各界关注

 

2012年8月29日上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参观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参观中国移动展区时,李长春亲自体验了壹书店、企业书屋、网页客户端等应用,了解了“2012悦读中国”大型移动互联网读书活动的情况。李长春对中国移动手机阅读的产品技术创新和传播主流文化、服务人民大众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要求中国移动继续做好大平台,利用手机新媒体的优势传播“红段子”、优秀读物,助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2012年6月21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颁奖盛典上,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荣获“世界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中国)”的推广应用奖。“版权金奖”是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合作设立并进行表彰的国际奖项,也是我国版权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旨在提高我国的版权创新能力,促进版权产业繁荣发展,在版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各个环节发掘树立先进典型。手机阅读基地积极开展产业合作,促进了优秀数字正版内容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和推广,在实现数字正版作品的市场价值、促进手机阅读版权产业链形成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数字阅读配套体系尚待健全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新闻出版总署数据指出数字出版增幅25%左右。随着智能大屏手机迅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呈现爆炸式发展,以手机出版为突破口的数字出版迎来了新的机遇。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总经理钟天华在全国两会上指出,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催生了文化传播的新业态,推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迅猛发展。

钟天华呼吁:我国应大力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数字出版政策配套体系,在国家专项扶持基金角度给予数字出版企业平等待遇;建立数字出版行业标准,加快数字出版格式标准、电子书内容标准、手机出版系列标准等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加强以手机出版为突破口的数字出版研究,加快传统出版产业的数字进程;要利用互联网的网络效应、规模效应,打造国家级数字出版内容平台,有效引导互联网主流文化;通过政府数字阅读示范工程,有效推进全民数字阅读活动;加强数字版权法律保护,加大盗版打击力度。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