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
第4版:12580

12580生活小贴士



  天冷了,为了暖和一点,热水袋、暖手宝、电热毯等取暖小家电纷纷粉墨登场了,给寒冷的冬季带来了温暖。同时,安全取暖也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知道整夜使用热水袋可能导致“低温烫伤”吗?知道电暖气不仅烫手,还藏着咬人的电老虎吗?如果还不知道,请马上在脑子里绷起“取暖设备安全”这根弦吧!



●生活有道



  天冷电暖手宝受宠,安全就在你的掌心!

  进入冬季,小巧、实用、方便的各类电暖手宝开始受到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宠爱,有袋状的、金属外壳的、陶瓷的,只要插上电源,充电几分钟,断电后就可以取暖。不过,不少人忽视了一些电暖手宝产品潜在的安全隐患。



  通电前,先检查电暖手宝插座处是否有水珠

  为了安全,应使其插座干爽,然后先插暖手宝插头,再插电源插头进行通电。通电结束后,应先拔下电源插头,再取下暖手宝插头。

  通电时,不得将电暖手宝抱在怀中

  通电过程中,严禁摔打、坐压、锐器划刺,以免造成漏液。袋状的电暖手宝在充电过程中,若袋身明显胀起,则说明袋体内有剩余空气,应先切断电源再拔下袋身插头,取下注水口处的排气塞,把袋内空气排尽,直到注水口有水溢出。



  严禁用水煮、火烤等方式对电暖手宝进行加热

  若暖手宝袋内液体泄漏,应立即停止使用。暖手宝不用时应防止重压,妥善保存,袋内的液体不可倒出,否则再次充电将不发热。儿童和无行为能力的人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巧思生活



  网传暖宝宝烫熟生鸡蛋,使用时谨防“冷烫伤”!

  近日,网上一段关于“暖宝宝4小时烫熟生鸡蛋”的视频,让很多人对“暖宝宝”望而生畏。小贴士提醒市民切勿将“暖宝宝”直接贴在皮肤上,以免造成“冷烫伤”。

  “贴片式暖宝宝”不宜直接接触皮肤

  目前市场上主要是贴片式的暖宝宝,采取的发热原理多为利用一些特殊的材料,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小贴士提醒您,在使用“暖宝宝”时,不宜将“暖宝宝”直接接触皮肤,最好将其贴于内衣外侧,避免长时间在同一位置使用,更不要在睡觉时使用。此外,伤残人士、皮肤热敏感性低者由于神经末梢比较迟钝,对温度不敏感,不宜使用“暖宝宝”。同时,婴幼儿和孕妇也不宜使用。



  提防暖水袋老化漏水

  在使用暖水袋时,不要灌太烫的水,也不要灌得太满。拧紧瓶塞后,最好包上一层毛巾再使用,以免暖水袋漏水导致烫伤。另外,暖水袋也有保质期,长期使用的暖水袋会出现胶皮老化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每2年更换新的暖水袋。



●安全指南



  冬季取暖,注意安全!

  气温骤降,取暖成为居民的迫切需求。很多地方在冬季都曾有因取暖不当引起火灾事件发生。小贴士提醒广大居民冬季取暖,安全第一。



  不能将煤炉置于密闭室内取暖

   因煤球在燃烧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氧气,还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在密闭室内用煤炉,极易煤气中毒,应该保持门窗通风。另外,安装烟囱时务必注意安装两向开口的T形出烟口,因为这个装置可以有效避免因室外风力较大而产生“倒烟”现象。有条件的最好是在取暖的房间同时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电器取暖设备要先拔插头后使用

  用电热水袋、电热毯取暖时,加热过程中不能带电使用,应在加热达到所需温度后,拔下电插头方可使用。用热水袋时,开始因水温高,不宜接触肌体过久,以防烫伤。

  不能把炭火盆置于床前或床下,这样易引发火灾

  有的老人独自在家烤火时,应用大竹罩将火盆罩住,防止老人靠近火源或不小心跌入火中,并且不能在炭火上烘烤衣物等易燃品。此外,子女应教给老人一些关于火灾的防范和自救知识。



  订阅短信版《生活小贴士》请拨打12580,或编辑短信“581111”发送到“10086”,月费3元。

  订阅彩信版《生活小贴士》请拨打12580,或编辑短信“581171”发送到“10086”,月费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