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皇帝老倌要谢年”,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吃了冬至夜饭,就又长大了一岁,也叫“添岁”或“亚岁”。冬至过后天气愈发寒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这时我们应开始注重养生。那么冬至时节应如何养生?冬至养生吃什么好?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小贴士吧!
●百科讲堂
冬至节各地风俗知多少!
冬至,俗称“冬节”,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下来哪些冬至饮食习俗呢?
◆北京:冬至馄饨夏至面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残暴,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冬至吃馄饨一直延续至今。
◆杭州:一天三顿吃年糕
杭州人冬至喜吃年糕。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上海:家家捣米做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巧思生活
冬至节,如何健康吃汤圆?
每逢传统的冬至节,家家户户围坐一团,品尝那味美香甜的小汤圆,可谓其乐无穷。美味的汤圆要怎么吃才健康呢?
◆早餐不宜食用
汤圆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这样的食品不适合当早餐吃,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早餐吃元宵汤圆很容易消化不良,出现泛酸、烧心等情况,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喝点汤促消化
一些微量元素、营养素融在煮汤圆的汤里。因此吃汤圆最好再喝汤,这还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即民间常说的原汤化原食。不过喝汤一定要注意别在汤里再加糖。如果吃的是咸汤圆,可以在汤里放些小虾米及蔬菜,补充营养,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调味料。
◆每顿一二两足矣
最好别把元宵当正餐。在吃汤圆的同时,不能再吃其他含糖高的食品,还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此外,一些胃肠道弱的人在吃了汤圆后容易出现泛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问题。因此吃汤圆不能吃太饱,吃完后也不要马上就躺着,最好活动两小时以上再睡觉。
●吃客方向
冬至养生要吃“三大”!
冬至是古今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进补、养生的最佳时节,那么冬至时节应该如何进补?
◆皮肤干,大白菜护肤养颜
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大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又可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帮助消化。
◆阳光弱,大红萝卜缨补钙
萝卜缨是含钙量最高的蔬菜,非常适合缺钙的人群食用。但萝卜缨和很多蔬菜一样,维生素易流失,最好是焯一下凉拌着吃。
◆阳气藏,来根大葱能“通阳”
大葱的葱绿部分比葱白部分营养含量高得多,但是从通阳和食疗的角度来看,葱白的效用更大一些,比如风寒感冒的很多经典食疗方都有葱白入药,如葱豉汤的主要成分就是葱白。大葱味辛,性微温,具有通阳、解毒调味的作用。除了用于防治风寒感冒外,对于阴寒腹痛、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乳汁不通等症状也有一定的食疗效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大葱,但患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溃疡病人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