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4G时代,浙江移动一直都担当着领跑者的身份。短短一年时间内,浙江移动已建4G基站6.5万个,覆盖所有地市城区、县城区、乡镇及重要村,覆盖人口90%以上。一条条高速公路、一个个高楼大厦、一片片田角村头,浙江移动人用脚丈量、用手搭建着一张看不见却联系着千家万户的网———
的哥们都用上了“抢单神器”移动4G手机,“秒单”胜人一筹;刚迈入大学的莘莘学子们,纷纷成为“4G代言人”,学习、生活、旅行风生水起;而由预约挂号到120急救,由移动诊疗到医疗信息网络平台体系,移动4G的发展更是造福了千万患者。
浙江移动已建4G基站6.5万个覆盖人口90%以上
身为全国移动通信领跑者,浙江移动一直不遗余力加快4G网络建设。看上去千呼万唤始出来的4G,其实在浙江省内早已生根发芽。
“后会有期”海岛游4G信号遍浙江
这股春风吹到了曾经“后会无期”的东极岛。这座中国最东边有人居住的岛屿,现已实现移动4G网络覆盖,上网体验与大陆无二,美丽的海岛不仅仅只有风景停驻,方便、快捷的网络生活也一并被“移动”上岛,“东极岛上已经有5个4G基站,现在来往的游客使用4G网络还是比较多的,今年七月我们岛屿上使用流量就有近200G,下一步,基站数量还会增多。”舟山移动的工作人员说。
除海岛外,入岛航线也是移动4G未曾忘记的覆盖据点。2014年5月初,舟山首条4G覆盖航线———嵊泗李柱山—沈家湾开通。舟山移动完成嵊泗天梯岗墩和大洋沈家湾两个站点的开通,李柱山码头到大洋沈家湾约35公里航线实现4G覆盖。作为该航线上最大的客轮,嵊鹰2号实现了280个座位的4G良好覆盖,船上的最高下行速率可达30Mbps。岱山—大衢、朱家尖—普陀山航线也陆续成功覆盖了4G网络。通达的4G网络重新定义了海岛生活新图景。
4G建设非易事 辛勤耕耘造精品网络
当然,丰硕的建设成果离不开移动4G建设者们的辛勤耕耘。他们,一遍遍在未贯通的地铁隧道里来回测试,带着沉重的设备坐船到僻远的海岛架设安装。一条条高速公路、一个个高楼大厦、一片片田角村头,浙江移动人用脚丈量、用手搭建着一张看不见却联系着千家万户的网。
为了这张看不见的网,他们付出了汗水与坚持。杭州现网还只有F频段覆盖时,杭州移动网络部朱智俊博士联合设计院和杭州移动的同事,冒着酷暑,到现场勘查确认,进行研究,刷新了目前全球商用网络速率的最高水平。每一座基站施工前,朱智俊都会与同事不断修改规划,从装置角度到装置位置事无巨细他们都需考虑周全,因为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将来4G网络的质量。因为移动4G网络的建设,杭州城管通过流畅的实时视频传送,实现现场执法。另外,通过在摄像机内安装数据卡,电视台外景拍摄内容可迅捷地传输到电视台。这些都是由精品网带来的前沿体验。
移动4G成为“抢单神器” 的哥“秒单”胜人一筹
在浙江,大部分出租车司机用上了打车软件,不少人还用上了“抢单神器”移动4G手机。杭州资深的哥郭师傅告诉记者,如今拉客,拼的不是人品,是网速,得4G者才能得天下!
记者就跟着传说中的“抢单王”郭师傅感受了一把:乘客李女士通过软件发出了打车信息,的哥郭师傅立刻成功抢到了单,迅速赶到与乘客约好等待的地点会合。当乘客李女士走到小区大门的时候,郭师傅的出租车已经在等待她上车。到目的地后,20元的打车费,用移动4G网络在线支付,也是完成得非常顺利。
据郭师傅介绍说,不仅抢单快,乘客用移动4G网络来支付,都能迅速到账。移动4G网速快,无论是叫车、抢单还是付款,总是快人一步。郭师傅还表示,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用软件抢单既能够合理规划线路,又能够避开拥堵路段,所以自打去年办理了移动4G,再加上自己多年经验,现在行车是越来越轻松了。“用上移动4G,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呢,才上午,今天抢单数量就满了,补贴轻松到手。不说啦,我要赶过去接乘客啦。”
青春如约 浙江移动4G和你一起上大学
青春如约,动感随行。今年秋天,成群的年轻学子们背上行囊来到美丽的浙江,开启了人生新的阶段———大学。2014年,这是他们人生新的启程,也是移动4G商用元年,4G信号早已经全面覆盖了浙江的角角落落,也拥抱了全省各所载满活力的青青校园。如今,不少排队办卡“尝鲜4G”的学生已经实现了“我为4G代言的”转变,一张4G USIM卡,一部移动4G手机,大学生活风声水起!
4G在手 走哪学哪 学习生活完全升级
浙江大学的小江就是移动“4G忠实粉”一员。小江坚持晨跑已经3个月了,“带上手机,有4G流量,无论是最高音质Bon Jovi的歌,还是在线电台或是其他有声读物都轻松无压力,听着音乐跑四五圈其实很有feel!”
微信、微博现在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交友通信工具了,“用移动4G,所有八卦动图都是第一手get,还能发微小视频呢!4G资费这么划算,每个月花在微信上那点流量也不心疼了!”浙江移动在开学季推出的动感4G 58元套餐,每月有700MB流量,还可以享受全省虚拟网内免费打电话、免费发短信,被叫全免费的优惠,尤其受到了像小江这类热爱社交的大学生的青睐。
此外,小江安装了OFFICE手机软件,用手机查找、保存和编辑资料;还下载一些英语等学习的客户端软件,在4G网络的支持下,在线英语模拟对话,背单词等都轻松流畅。“现在可以走到哪里学到哪里,不用在图书馆拼命排队了,感觉大学的学习完全升级了。”
4G随行 大学游玩随心所欲 离家千里 4G让亲情无距离
作为从外省考过来的大学生,对小江而言,浙江陌生而又新奇,当然要出去多走走多玩玩。用移动4G的小江笑着说完全不用担心迷路。订车票、订旅馆、找攻略、地图导航……移动4G通通都能帮忙搞定了。
此外,小江的家乡远在哈尔滨佳木斯,第一次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独自生活,难免有想家的时候。“有了移动4G网络,我在宿舍就可以跟爸妈用高清视频聊天,不仅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还能看到他们的笑脸,这样爸妈也比较放心我啦。”
我是一名医生 4G帮我送去最及时的治疗给患者
急救车还未到达,医院的医生已经运筹帷幄,手术室的大夫也会提前进行准备,急救车入口处医护人员严阵以待,车一停稳便第一时间接治病人……在浙江,这样的情景不再只是电视剧中的画面。浙江省人民医院一名主治医师为我们分享了他工作的点滴,由预约挂号到120急救,由移动诊疗到医疗信息网络平台体系,移动4G的发展给他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浙江“12580医院预约诊疗平台” 造福千万患者
“浙江移动推出12580医院预约诊疗平台,不仅为很多病人省去了焦急排队的时间,也使我与病人之间能够更好地配合了”,张医师告诉记者,“而且还有浙江预约挂号客户端,那些工作繁忙的病人用这个客户端可以轻松查阅自己的体验报告,对于病人和院方来说,都便利了许多。”
四年前,全国首家“12580医院预约诊疗平台”正式启用,面向在浙就医人员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预约挂号服务,方便群众就医。前不久新增了“检验报告查询”功能,实现了预约诊疗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对接,医院检验结果一出,患者就能在第一时间收到12580平台下发的“检验结果已出”的短信提醒,根据提示,用户可以选择通过短信、Wap链接等方式获取并查看检验报告。目前已有九家医院提供“检验报告查询”功能。
浙江移动4G “移动诊疗”开拓新局面
事实上,随着4G网络、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除了手机预约挂号之外,更多的诊疗程序开始向移动化发展,“移动诊疗”日渐普遍。浙江移动就通过4G网络为医院搭建了远程医疗系统,实现了医生的远程会诊;又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搭建了120院前急救信息化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急救效率。
“不久之前,就有一位心肌梗死的患者得救于4G移动诊疗。”张医师回忆起那起急救案例,非常欣慰。“当时,安装了4G移动终端的试点救护车接到一位老人的求救,急救医生初步预诊为心肌梗死。上车之后,急救医生在电脑输入患者身份证号,迅速调出电子健康档案,血型、既往病史、过敏药物等,患者健康的信息一目了然;与此同时,救护车监护仪上所有生命体征信息也通过蓝牙同步到电脑上。为了进一步研判病情,急救医生立即与120指挥中心进行视频会诊,诊断出患者确为心梗,甚至实现了心梗部位的准确定位。患者一到医院,立马被推进了手术室,及时抢救了过来。
杭州市急救中心主任应旭旻说,通过移动4G实时信息联网之后,上述准备工作中的一部分可在120急救车上完成,一般情况下能节省一个小时左右的抢救时间,而且通过视频会诊,让医疗专家“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大大地提高了病人的救治率。要知道,对于心梗等危重病人,快一分钟,就多一份生还的机会。
4G跟踪老人健康 助力智慧医疗项目
“作为一名医生,我工作繁忙不能时时陪伴在家人身边。所以,我给父母配备了4G检测仪。我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检测仪可以实时监控老人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我会收到警报。”所以,4G不仅给张医师的工作帮了大忙,同时还给张医师的家人带去了关心。“我们医护人员最先了解这类设备,实践过程中就有一位老人靠它得救。所以,我赶紧给自己的父母也用起来,没有子女陪伴的老人们如果都能配备就更好了。”
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仪,可以采集心电图、血压、血氧等生理指标,内置SIM卡通过中国移动4G无线网络上传到后台服务器,实现远程无线、实时监控,并对存档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当使用者的生理数据发生异常时,系统将自动向医生和患者子女发送提醒短信。
“这个项目提高了我们基层慢性病管理和服务的水平,造福了广大农村慢性病患者,”县卫生局公共卫生科徐科长说,“这个项目对老人特别是空巢、孤寡老人进行零距离实时跟踪,让其子女、村卫生站医师实时掌握这些老人的健康和行动位置,帮助实现家庭养老,弥补养老护理资源的不足。”
今后,浙江移动也将继续开发和丰富“智慧医疗”及其他医疗的信息化应用,配合卫生部门全力推进医疗信息化进程,打造一站式的智慧物联管理平台,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和互联互通,提升医疗管理水平与医疗资源利用率,为公众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医疗信息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