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豪赠” 悠着点
近年来,随着奢侈品消费的不断升温,情人节礼物早已由原先的小物品逐渐演变为名表、珠宝、名车等“豪礼”。但是,这样的“豪赠”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一不小心,“情人节”就会变成“情人劫”。
郭某和小蔡是男女朋友,去年情人节,为了表达心意,郭某购买了一条价值2万余元的手链送给小蔡。可没过多久,小蔡就以打算前往外地工作为由向郭某提出了分手。之后,两人便为了这条手链的归属产生纠纷并诉至法院。法庭上,郭某主张手链属于自己给小蔡的“彩礼”,既然现在小蔡不想和自己结婚了,当然应当将手链还给自己。小蔡却坚称,两人不过是普通男女朋友,手链只是情人节礼物,既然送给了自己就应当归自己所有。由于没有证据佐证郭某所给付的手链属于“彩礼”,法院最终认定郭某送给小蔡的手链属于赠与,驳回了郭某的诉请。
由此可见,“豪赠”有风险。那么,情人节送“豪礼”究竟该如何送呢?
●律师点评
恋爱中的男女为促进感情、表达心意互赠一些礼物乃人之常情,但“豪赠”贵重物品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情侣之间交付财物可能涉及两种法律关系:一种是赠与关系,另一种则是婚约财产关系。根据法律规定,赠与属于要物行为,所赠财物一经交付受赠人,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即不可撤销。
因此,在恋爱中如果赠与方不能证明其“豪赠”的财物属“彩礼”,分手时则不得要求对方返还。由于证明赠与财产属于“彩礼”的举证责任较为严格,所以尚在恋爱中的情侣们,如果确实有必要赠送一些贵重礼品作为“彩礼”来表达自己对这份感情的重视,为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时“各执一词”,可在赠与前注意保留双方订婚的证据。
异国法闻 “个性化”的保释金
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道格拉斯法官受到了当地市民的赞颂,原因竟是因为他接受了一笔“个性化”的保释金。接受保释金也能“被点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悉,当时道格拉斯法官正在审判犯罪嫌疑人贾森故意伤人一案。按照规定,贾森应当向法庭支付450美元(约合人民币2799元)的保释金才能不被羁押。不料,这笔费用竟让囊中羞涩的贾森犯了难。短暂的休庭之后,贾森表示愿意奉上自己脚上的新款球鞋(售价为85美元,约合人民币529元)作为保释金。
好在道格拉斯法官欣然接受了这双球鞋,而此举也帮助法院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任。
●温馨提醒
12580法律百科业务,拥有2000家合作律师事务所35000名合作律师,整合优秀的法律资源。面向普通老百姓推出的一项专业、全面、超值、便捷的法律短彩信服务。您可拨打12580转接至律师服务中心,享受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发送581441至10086开通短信版(3元/月),发送581451至10086开通彩信版(5元/月)。感谢您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