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移动推动自身改革转型,最不缺少的就是动力。
这几年,运营商的日子并不好过。竞争格局和发展环境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发展、行业发展、OTT竞争、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消费等方面呈现出新形态。浙江是我国经济活跃地区之一,拥有大量中小制造企业,同样也是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沿地带。近年来,制造业相继遭遇了转型之困,而互联网企业则高歌猛进。两相对比之下,顺势而为、因时而变成为必然。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决定了我们必须实现自我的创新与转型。”记者在采访中感觉到,这种理念在浙江移动上下早已形成共识。
18项举措确立改革路线图
2014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水乡乌镇落幕不久,在100多公里外的杭州,浙江移动各地市分公司和省公司专业部门的负责人齐聚,召开全省总经理座谈会。
在听取了大家的汇报后,浙江移动总经理郑杰在总结讲话中开门见山,不绕弯子,直接指出了在运营中存在的九大问题。市场响应不快、核心业务支撑能力缺失、资源配置模式粗放、生产单位泛职能化现象突出、干部员工队伍结构不优等,都直指公司运营的核心层面。
尽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浙江移动时刻高悬的危机感成为改革的无穷动力。时间回溯到2014年年初,浙江移动以“发展创优,转型创先”为目标,进行了管理集中化、运营专业化、组织扁平化、机制市场化、流程标准化“五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将公司各个层面、各个专业的变革统一到“五化”改革上来。
改革的重点在于18项细化措施,从前端、后端、综合管理三方面入手,是实现战略落地的关键。其中包括终端营销模式专业化改革、社会渠道集中化管理改革、数据业务产品创新和专业化运营体系建设、大数据管理为核心的精确营销、高效的组织职位体系与薪酬激励体系建设等,涉及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浙江移动改革的步子迈得相当大。省公司组织机构改革,一口气撤掉1个部门和5个中心;在省公司进行全员竞聘,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员工实现了换岗,并且职位有升有降。许多地市公司通过组织架构扁平化改革,对泛职能化岗位大胆裁撤,填充到渠道和营销一线。
啃下硬骨头,度过适应期。目前,“五化”改革的各个项目都已进入全省推广实施阶段,成果初现。一年来,浙江移动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尤其是4G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4G客户数突破800万,建设4G基站6.5万个,流量经营取得了重要突破,1~10月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114.4%。
18项举措有效落地,将“发展创优,转型创先”落到了实处。
三步先手棋打造能力强者
改革实施一年多,虽然变化深刻,但是浙江移动人不满足,还想再进一步。
加强智能管道、流量经营、大数据的建设和运营,浙江移动将这3项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力建设的先手棋。
不论是智能管道还是智慧管道,管道仍将是运营商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各类业务的带宽需求已呈指数级增长,现有网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实现了4G网络乡镇“全覆盖”以后,浙江移动下一步是做深、做广、做厚、做优4G网络。“我们将实现全省行政村100%覆盖、3A景区全覆盖,高铁、高速、国道等交通干线连续覆盖率达100%,全省人口覆盖率达到96%。此外,明年我们将在提升4G网络随时随地的良好感知上下功夫,并初步实现VoLTE的商用,为用户提供4G时代优质的语音和视频通话体验,实现4G精品网络的大跨越。”浙江移动总经理郑杰对记者表示。
在做好基层网络覆盖和优化的同时,浙江移动不断推进智能管道能力建设和应用落地。紧扣“智能感知、智能疏导、智能管控、智能分发”四个环节,重点提升互联网端到端质量,做好全业务支撑与质量管控,提升IT系统的支撑与效能。目前,浙江移动全网已经初步具备了2G/3G/4G全流量识别能力,到2015年将实现DPI三层架构(底层的数据采集层、中间的数据共享层、上层的应用层),具备较强的数据共享和开放能力。
信息消费正在加速替代通信消费,成为运营商价值增长的源泉。截至10月,浙江移动流量收入同比增长39.2%,预计2015年将超过语音收入成为第一增长点,2016年流量业务占比将接近六成。
然而,现实并不总是美好的。不久前,腾讯推出微信电话本,引发了业界很大的争议,有意见认为这将对传统业务形成颠覆式的替代。在2G、3G时代,移动电话的运营是以产品为中心,而到了4G时代,如果缺乏有效手段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传统优势将受到削弱,生态系统话语权将逐步弱化。做好流量经营,抓住发展第二条增长曲线,实现话音经营向流量经营转型,浙江移动把这一点作为应对移动互联网挑战、顺应行业趋势、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关键。
“要洞察4G客户的上网需求,按照‘客户在哪儿,业务在哪儿,资源就配置到哪儿,管理就跟进到哪儿’的原则聚合资源,建立起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运营机制。”方向明确了,浙江移动上下形成了流量经营改革的共识,并不断进行创新的思考与尝试:向不同流量饱和度的客户进行针对性的业务推荐与营销,实现从“资费运营”向“饱和度运营”的转变;进行营业厅、社会渠道、电子渠道、空中充值、互联网渠道等线上线下协同一体的流量产品化营销,推动“单触点运营”向“多触点联动运营”转变;立足分享、交流的互联网属性,推出家庭流量共享、个人多终端共享、流量红包、流量转赠等新方式,实现“个体价值运营”向“族群价值运营”的转变……
当运营商的通信资产被管道化,信息资产的价值更加凸显,因此大数据运营的价值不可估量。通过大数据汇聚、大数据转化和大数据变现三个环节的处理,挖掘大数据资产的价值,对内可以提升精确营销、精益管理和精准建设能力,对外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数据产品服务,创造价值蓝海。
浙江移动现阶段发展大数据的目标很明确,提升大数据运营和变现能力,做好以大数据管理为核心的精确营销。试想,如果一名客户,他在到达营业厅附近时就能获得换卡的推荐信息,到达手机卖场附近就可以收到换4G终端的推荐,到达4G覆盖区域就被提醒可以切换4G,在Web互联网访问、App访问时就能适时收到购买流量包的提醒,在挂机时就被告知可以加入亲情网、虚拟网,在业务受理、网站登录、短信发送、10086咨询等时被推荐办理合适的业务,这该带来多大的便利!这就是在新的一年里浙江移动大数据运营实施的目标,他们将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推荐信息在触点的100%全覆盖。
发展第三条增长曲线 拉动新经济发展
改革既要关注当下,更要瞄准未来。在电信运营商发展的“三条曲线”中,流量业务正迎来爆发,而以内容和应用为主的数字化服务,才是未来的方向。
总经理郑杰认为,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移动互联网与工业实现深度融合后,其所带来的价值将更为惊人。身处制造业发达地区,浙江移动大有用武之地。“如何实现工业与互联网的合作,对振兴实体经济意义深远。作为运营商,完善针对企业与行业的数字化服务,是继语音、流量之后的第三条增长曲线,是公司新的发展空间。”
抓好以4G为核心的医疗、公安、旅游、教育、交通、政务六大重点行业应用,构建行业流量经营体系,面向电商、游戏、浏览器、视频等互联网企业推出定向流量后向付费产品,面向政府、企业推广流量统付产品,面向电力、家居、车联网等行业推广物联网机器卡……这一系列措施都成为浙江移动培养第三条曲线数字化服务能力的新尝试。
根据与浙江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中国移动将在浙江投资逾500亿元。将利用云数据中心优势资源,形成开放的开发平台、资源平台和商业平台,形成良好的云生态环境,促进移动互联网与工业、农业、教育、医疗、交通、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在500亿元的拉动下,一方面浙江移动加快自身发展,直接促进信息经济发展、贡献于信息社会建设;另一方面,积极配合政府大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将移动信息化应用辐射到多个行业领域,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仅通信产业园一项,未来五年为浙江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能达到10万个,带动万家创业企业发展。
2015年浙江移动的改革进入到深化创新阶段。“2015年将是浙江移动4G发展的最后窗口期和流量增长的黄金期,我们要抓住宝贵的机遇,以4G发展大跨越为龙头,以流量经营为重点,推动五个经营以及网络和业务支撑能力转型取得新的突破。”总经理郑杰的话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浙江移动提出了“4G发展要走在集团前列,流量经营走在集团前列,全业务及信息化拓展走在集团前列”的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