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善行 惟和惟新”是浙江移动提出的企业工作文化。浙江移动人以此为激励精神,思索着如何善学善思,知行合一,如何敬业务实,协作创新,在一种和谐、公平、务实的企业氛围熏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中成长起来,尤其是许多社会化员工在不唯出身唯能力、不唯学历唯实绩的环境中,靠真拼实干走上了重要的管理岗位。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善知善行 惟和惟新”的企业新风蔚然成形,成为了人心最大的凝聚力。
12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只是一个简短的生肖轮回,弹指一挥间;12年,对于丽水移动政企客户部经理黄福群来说,却是人生梦想扬帆起航的时间齿轮,转动中布满了精彩时光。
从一名简简单单的高职生,到成为丽水移动的中坚力量;从一名普普通通的社会化员工,到成为丽水移动部门经理,短短12年,黄福群依托移动公司的“舞台”,依靠努力与拼搏,为自己的人生演奏出了一部朴实而又生动的乐章。
黄福群的“三个绰号”
2003年初,当丽水职业技术学院00届环保专业班的学生还在一边谈论着突如其来肆虐的“非典”疾病灾害,一边忙于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作为该班的一员———黄福群已经忙碌在丽水移动数据业务中心的岗位上,提前一步跨入了社会的大门。
“想来移动上班吗?”“想!”黄福群入职前一年,移动“动感地带”品牌还没有诞生,他怀着一份好奇和拼搏,尝试推出首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虚拟网”,并运作得风生水起。汗水换来的成绩,得到移动公司领导肯定,并向他送出了一把就业的“金钥匙”,还给予他“超配”待遇,一台只有主任或者经理以上级别领导才能配置的手提电脑,方便他在来回校园间学习和工作。“没有虚化的条件,只有对能力的认可和信任,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我,瞬间就有了融入这个企业的感觉。”黄福群说。
刚进入移动公司工作的黄福群,压力和困惑接踵而至。一方面,学用不符。黄福群学的是环保专业,而对于移动数据业务专业知识,纯粹是“门外汉”;另一方面,学历不高。大专学历的他,面对的却是南邮、北邮或者其他名牌大学毕业的同事,内心的反差油然而生。
面对压力和挑战怎么办?学。黄福群以实践为师,一头扎进了工作中。白天,他努力工作,虚心求教,不懂就问;夜晚,他主动加班,常常一干就是半夜甚至凌晨。“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变得麻木,神不附体。”黄福群微笑着说。由此,他也在自己的朋友群中获得了一个绰号:“拼命三郎”。凭着一种激情,一股子对工作的狂热精神,黄福群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快速掌握了各项移动新业务,并迅速成为了数据业务中心的业务骨干,并作为丽水移动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全省新业务知识技能比赛和集训。此外,他还加强自身综合知识的提升,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专升本、211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学习。
黄福群的第二个绰号“黄教授”,是他进入移动公司一段讲师生涯中获得的。由于数据业务中心人少,而黄福群在各项业务上学以致用,成绩优秀,因此在直销部成立后,他成为了一名新业务讲师,负责对新进员工的新业务培训。“直到现在很多人还叫我黄老师,黄教授只是个别人在开玩笑。”他解释说。不过,很多人对他的讲课,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他讲的课生动、形象、好记”。移动公话、移动专线业务、移动办公助理(短信平台)……面对这些枯燥乏味的业务知识及网络用语,他深入浅出,利用图文并茂的PPT、组网拓扑演示和实物展示等讲解方式,让大家快速熟悉和掌握业务。这段经历,也使得黄福群在之后的工作实践中,懂得了如何更好地根据客户、受众的需求去讲解、去推荐,成功率大幅提升。这些年来,丽水移动公司的很多重大营销活动及客户推荐会都出自于他的手中,甚至有地方领导多次专门点名要由他这位“移动专家”来进行汇报演讲。
黄福群还有个绰号“全球通”。不是指他消息灵通,而是指他精通多门业务。从客户营销到业务管理,再到各类专业终端设备的使用、维护,黄福群都能拿得上手。语音交换机是个通信专业都很难学习的领域,作为一个门外汉,黄福群却迎难而上,从施工调试、开通、故障分析维护等所有过程全程参与其中,并虚心向厂家的工程师求教各种专业知识,成为了一名技术专家。以至于后来当丽水武警支队交换发生设备故障、方正电机及永通科技发生固话和网络故障时,黄福群都能自己扛着电脑顶上,做好沟通及故障排除等工作,赢得了客户的认同,获得了赞赏,提升了公司的影响力。
丽水移动的“业务达人”
进入移动公司的12年里,黄福群曾在市场经营部的数据业务中心、集团客户部、市场部、政企客户部等多个部门干过。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他总是能干出些与众不同的成绩,在造福社会和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他的工作成绩册上,留下了众多的“全省首创”“全省首个”“全省推广”。
2007年至2009年,丽水市推进协同办公系统开发应用。黄福群带着队伍参与其中,开展嵌入式开发,最终使“无线办公助手”与协同办公系统紧密结合,通过移动手机短信实现了文件到达通知、事件提醒、即时会话、资料存储、传送等功能,得到了地方领导及广大机关公务人员的充分认可,注册用户达5万户,在线达2万余人,年短信量近2000万条,该项目成为全省政务应用的创新典范。
他负责的旅馆业身份证登记系统VPN应用,全省首例。在移动开始全业务运营起,旅馆业的身份证登记系统一直是困扰移动接入酒店旅馆的心病。经过多方努力,以及与公安一道对方案进行的反复论证和研究,黄福群等成功搭建了接入公安身份证登记系统平台的VPN网建设,有效解决了移动宽带的酒店无法与身份证登记系统平台联网等问题,为全业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全省移动业务接入身份证登记系统树立了模板。
他推进开展的电台发射站数据采集实时监控项目,是当时全省首个对电台数据采集应用的创新案例,被浙江省科技厅列为2005年科技计划(第一批)重点科研项目,成为全省普及的精品工程。
他牵头的市教育局千兆骨干网建设项目,成功实现市到10县市的千兆组网、城区主要35条直属学校的光纤链路互联以及本地教育网总出口带宽的建设,成功打破了竞争对手有史以来对教育网的顽固封锁和垄断,为省内兄弟地市树立了标杆,也为各个县市教育网的接入打下坚实基础;项目启动后以短平快的方式迅速完成所有点位的线路勘察和施工,验收环节的丢包测试比原对手高出10倍以上,获得现场专家的高度认可,该项目不仅收获经济效益,更收获了意义非凡的社会效益。
他负责的纳爱斯信息化全面合作项目,开通全国员工定位通业务,为纳爱斯集团年节约成本约150万元以上;开展短信销售数据采集,每天超市促销人员的格式化短信,可对全国上万家超市的销售数据及时进行汇总分析。该模式逐渐在众多企业中推广应用。
他曾通过体验式营销,实现了移动E管家业务在一月之内突破1000家集团单位。他还曾创新新业务营销模式,使得丽水移动在喜迎全省突破2500万之际的彩信吉尼斯活动中成为唯一一个出色完成指标的分公司,一举夺冠。这样的案例,对于黄福群来说,多得以至于都记不清了。
充满着激情,享受着创新,黄福群紧跟着移动公司这辆巨无霸列车,不停地向前奔跑着。
付出与收获的“正比例”
刚进入移动公司工作时,黄福群曾有过烦恼。这个烦恼,来自于他在公司里的身份问题,属于一名社会化员工。
“当时感觉不正式,临时工,差人一等,不稳定。”黄福群说。一度受到其他企业主动向他伸出过橄榄枝等因素影响,黄福群有过离开公司的想法,但最终,他还是坚守这个“舞台”。在这里,他想干点事,能干点事,也能干成些事。
选择留下的黄福群,给自己算了一笔特殊的账。知识就是财富:在学校学习,需要付出学费,换取学习的机会;而在移动公司,可以得到各类培训机会,学到各种新知识,公司还付给工资。一进一出,赚大了!算完账后的黄福群,浮躁的心安定了下来,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
机会,首先留给努力过的人,付出也终有回报。2006年初,表现优秀的黄福群被提拔成为了丽水移动公司的市场部数据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当年年底成为全省首批转聘用制员工,之后也成为了全省首批聘用工转正式合同工的本地典型。
对于精彩的“舞者”,移动公司这个“舞台”也从来不会吝啬灯光与音响,总是给予最热烈的掌声与回报。从数据中心副主任到主任,再到市场部经理助理,市场部副经理,政企客户部副经理(主持工作)、经理,之后的8年时间里,黄福群在职务上又实现了“六连升”。
移动公司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让黄福群的人生实现了精彩的扬帆起航。“不管是否为社会化员工,无须左顾右盼,路就在脚下。怀抱梦想而行,等待你的终会是一片蓝天。”他说。
沿着大道,而今,黄福群依旧在充满激情地前行。